日前,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在2021年全年發(fā)布汽車召回進行統計,2021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共44個汽車品牌發(fā)布155次召回公告,累計召回乘用車8733735輛,較2020年同比增長31.88%。
從這個公布的榜單來看,梅賽德斯-奔馳力壓群雄登頂2021年度國內召回排行榜,而在中國有得天獨厚優(yōu)勢的德系BBA三大品牌也無一幸免全部進入前十。自主品牌五菱躍居第二,而保有量在這兩年猛增的特斯拉拍第四。
那么,這些品牌因何會被召回呢?這背后存在什么必然的邏輯呢?
01
德系被滅團,五菱、豐田難兄難弟
我們先來看看排行榜冠軍——奔馳。今年年初,奔馳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召回計劃,主要是因為通信模塊軟件的問題,開始在華召回部分進口和國產A級、B級、C級、E級、S級、GLA SUV、GLB SUV、GLC SUV、GLE SUV、GLS SUV、EQC車輛,共計超260萬輛。
此次召回涉及的車輛總數和車系類目數量之多令人震驚,而從整個年度來看,梅奔馳累計17次召回了共計2781204輛乘用車,召回頻率之多同樣令人咋舌。
而同為德系中高端品牌的寶馬、奧迪,合計也有將近70萬輛被召回,但與奔馳的270多萬輛相比,顯然是連其一個零頭都不到。
說回召回問題,寶馬的召回主要是因為氣囊安全問題,以及新能源車型IX3的動力電池內部觸點系統插接口針腳處焊接質量不良;奧迪則主要因為天窗漏水和變速器控制單元缺陷而召回。
再來看看第二位的五菱,國貨之光五菱汽車作為自主品牌位列年度召回排行榜第二。據悉,上汽通用五菱因發(fā)動機曲軸箱強制通風閥閥芯耐磨性不足,極端情況下可能造成發(fā)動機損傷,為此召回共計143多萬輛汽車,這也是《機動車排放召回管理規(guī)定》正式實施后的首例相關召回。
另外,從車質網投訴的情況來看,五菱旗下的寶駿全系車型都存在一些變速器卡頓故障,還有轉向系統異響等問題比較集中。
第三位的豐田汽車,召回的車型主要包括RAV4榮放、亞洲龍、凱美瑞以及雷克薩斯等。在2021年的3月、6月、7月中均發(fā)布了召回通知。涉及的原因包括發(fā)動機的低壓燃油泵葉輪零部件未達到OEM標準,極端情況下會發(fā)生發(fā)動機突然熄火。
02
特斯拉銷量暴漲后,召回也暴漲
說完了傳統汽車品牌,我們再來看看新能源車品牌,首當其沖的就是特斯拉,它以54多萬輛的成績位居第四。
一方面,這是特斯拉在去年銷量暴漲的有力印證,另一方面也反應了特斯拉在造車環(huán)節(jié)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銷量創(chuàng)新高的同時,特斯拉的產品問題也不斷顯露,2021年特斯拉在國內進行6次共計召回543811輛電動車,遠超2020年召回水平。
而原本以為能順利熬過2021年關的特斯拉,沒想到在最后一天失守。在2021年12月31日這天,特斯拉一共宣布了三個召回。
分別是2015年1月21日至2020年11月18日期間的部分進口Model S ,共計19697輛;2018年10月4日至2019年11月20日期間的部分進口Model 3電動汽車,共計35836輛;2019年10月14日至2020年12月27日期間的部分國產Model 3電動汽車,共計144208輛。
其中進口的Model S召回原因是車輛可能存在前備箱鎖閂與鎖扣的對齊位置稍微偏后的情況,可能導致一、二級鎖閂出現問題,前備箱蓋可能會在車輛行駛中突然打開,影響駕駛員視線。
Model 3車型這是由于車輛后備箱經過長期重復打開和關閉后,可能會造成后備箱線束過度磨損。如果該磨損造成了同軸電纜的內芯分離,可能會導致倒車影像無法正常工作。
03
未來召回將集中在科技和三電部件
隨著車聯網技術的發(fā)展,與智能網聯相關的新技術零配件被越來越多運用在各個車型上,而正是由于普及程度越來越高,這一類的零部件故障投訴率也相比以前多了許多。
主機廠授權的4S經銷商體系,以及有OEM供應鏈合作協議的零配件經銷商等參與者在汽車的核心部件維修方面具有技術優(yōu)勢。
從趨勢上來看,未來的召回大多會和三電技術、網聯技術有關,而這些故障除了主機廠統一召回外,一般只能通過授權經銷商來升級和維修,社會修理廠是沒有渠道、更沒有技術去做這類的維保的。
所以,雖然在很多方面4S體系仍然持有一定的技術壁壘,但由于其核心零部件的維修業(yè)務范圍僅限于指定的品牌,因而對汽車養(yǎng)護維修市場整體的影響力比較有限,這和吃百家飯、修百家車的社會修理廠是有顯著區(qū)別的。
另外,新能源汽車市場打開之后,也許會將這個技術壁壘的影響又降低不少??纯催@幾年快速發(fā)展的新能源車市場,大多品牌都采取了直營的模式。而你有沒有想過,傳統車企也會有這么一天。
總之,隨著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汽車的發(fā)展,汽車零部件的迭代速度會加快,傳統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安裝、售后并不會一下子消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從產品迭代而引發(fā)的一連串問題,始終還是要整個汽車行業(yè)一起去面對的。
點贊+在看
分享給更多人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