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年伊始,一年一度全球最大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已經落下帷幕,盡管受疫情影響整個展覽會被縮短至三天舉辦,但汽車行業(yè)依然緊鑼密鼓地發(fā)布了大量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戰(zhàn)略。
尤其是對于未來移動智能終端“新物種”的嘗試,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從天馬行空的暢想中照進了現實,并帶來了真真切切的尖端科技產品:寶馬iX Flow變色車、凱迪拉克InnerSpace概念車、索尼Vision-S 02電動SUV概念車、克萊斯勒Airflow概念車……在一眾眼花繚亂的智能汽車中,《汽車觀察》記者注意到,全球汽車零部件巨頭摩比斯帶來的兩款概念車格外與眾不同。
此次CES,摩比斯首次在全球展出了M.Vision POP和M.Vision 2GO兩款未來都市共享型移動出行概念車。這兩款概念車均搭載了摩比斯研發(fā)的集制動、轉向、驅動、懸架為一體的e-Corner模塊,能夠使車輛實現平行停車和原地掉轉。
除展示上述兩款概念車外,摩比斯還展出了集成模塊、IVI、HUD、電動化、車燈等已量產的高科技產品。通過這些展品,可以充分了解到摩比斯在汽車零部件技術方面的研發(fā)實力與生產能力。
其實早在去年上海進博會期間,《汽車觀察》記者就已目睹摩比斯M.Vision系列概念車真容。當時,M.Vision X概念車迎來亞洲首展,“該車具有完全無人駕駛、共享移動出行、非接觸式交互三大特點?!蹦Ρ人怪袊芯克紫芯繂T楊劍表示。另外,他還介紹,M.Vison POP概念車的理念方向是電動化、輕量化、社群化、趣味化,整車技術特性包括雙人駕乘、共享出行、智能手機控制等。
其實是造車“老手”
在當下“誰都想造車、誰都能造車”的時代,零部件巨頭進軍整車制造領域,似乎要比新勢力們更靠譜些,畢竟他們擁有雄厚的產業(yè)基礎,一旦自己擁有造車平臺,就可以享受到傳統主機廠轉型的紅利。尤其是對于本身就具備工程開發(fā)能力的摩比斯來說,加速產業(yè)鏈下沉、擴大盈利空間,是在未來智能汽車領域不被“邊緣化”的必然之舉。
眾所周知,摩比斯是一家傳統的汽車零部件巨頭,曾于2018年以249.84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列《美國汽車新聞》榜單“全球百強汽車零部件”第七位,現已在全球10個國家30多個地區(qū)設立生產制造工,并在韓國、中國、美國、德國、印度五國設立專屬研發(fā)基地,產品包括模塊(底盤、駕駛艙、前端)、轉向、制動、懸架、氣囊、車燈、電子設備等。
但實際上,摩比斯并非第一次造車,而是造車“老手”。其前身是現代精工株式會社(以下簡稱現代精工),成立于1977年,總部設在韓國首爾。1980年,現代精工主營產品一集裝箱總產量突破10萬臺,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制造商,隨后又參與了韓國國家重點工程——京釜高速鐵路和磁懸浮列車的開發(fā),一舉奠定其在精密制造業(yè)的巨頭地位。
從1991年起,現代精工正式進軍汽車制造業(yè),其制造的戈勒普越野車1994年累計產量突破10萬輛、1999年突破30萬輛,成為韓國RV車輛領域最大生產商;1995年,現代精工開始進軍多功能旅行車領域,此類車型在韓國尚屬首次出現。
世紀之交的2000年,現代精工正式更名為摩比斯,并轉型成為一家可生產汽車尖端零部件的專業(yè)型企業(yè);次年,摩比斯又整合了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的售后零部件業(yè)務;與此同時,為了研發(fā)日益增加的電氣部件,CATRONICS研究所應運而生,由此拉開了摩比斯對電子信息領域研究的序幕。
而摩比斯與中國市場的結緣要從1994年說起,這一年,其制造的戈勒普越野車首次出口中國,開啟了與中國市場的正面接觸;1995年,摩比斯在中國青島設立的集裝箱工廠正式竣工,同年還在上海設立了集裝箱合資公司;2002年,摩比斯分別在北京和江蘇成立獨資零部件有限公司。
到了2007年,隨著起亞遠艦、嘉華、銳歐、賽拉圖等車型的熱銷,為不斷滿足市場需求,江蘇摩比斯第二工廠正式投產。2014年,摩比斯在黑龍江建設的黑河冬季實驗場正式竣工,主要用于加強MEB和SPAS等尖端剎車轉向技術的研發(fā)。
加碼自動駕駛與氫能
摩比斯真正挺入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始于2010年,當時與LG化學共建新能源汽車車用電池合作公司;2011年,又率先開發(fā)出可在駕駛座對車外進行360度旋轉觀測的AVM系統,首批供應車型為現代君爵3.3 GDI;2015年,摩比斯成為全球第二家成功研發(fā)“綠色綜合電子制動系統的企業(yè)”;2016年,摩比斯成為首家獲得韓國自動駕駛車臨時運行許可證的汽車零部件企業(yè)。
去年12月,摩比斯更是成功開發(fā)出全球首款用于改善城市交通安全的高級輔助駕駛系統—摩比斯停車系統MPS。眾所周知,汽車普遍使用的是激光雷達技術,對高速行駛和遠距離物體探測更為有效,但在胡同和地下停車場等狹小行駛環(huán)境中,超聲波傳感器則對于慢速的物體探測更適合、更準確,基于此,摩比斯停車系統MPS應運而生。
據楊劍表示,未來摩比斯的發(fā)展愿景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到2025年掌握世界頂尖研發(fā)技術;二是確保未來創(chuàng)新競爭力。為此,摩比斯將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實施:一是著力研發(fā)未來汽車技術;二是實施以軟件為中心的企業(yè)轉型策略;三是加快開放式創(chuàng)新,與更多創(chuàng)新企業(yè)合作,形成開放式的共贏生態(tài)圈;四是加強全球研發(fā)網絡布局,使其更合理、更適合本地化。
“其中,摩比斯會在自動駕駛和車載娛樂兩個方向上與更多創(chuàng)新公司合作,作為汽車業(yè)零部件巨頭,我們的主要目標還是服務好主機廠,幫助主機廠實現更高的自動駕駛,更好的車聯網與電動化?!睏顒ρa充道。
另在“碳中和”戰(zhàn)略部署上,摩比斯的全球總目標是到2030年,公司要求達到再生能源65%的使用率,到2040年要求達到100%的再生能源使用率。這期間,摩比斯將逐漸加大新能源、再生能源產品開發(fā),特別是在電動車和氫燃料電池方面的核心部件的開發(fā)。
早在2018年,摩比斯就已經建立了全球第一家氫燃料電池工廠;2021年年初,還與現代汽車一起在廣州投資新建了氫燃料電池工廠,預計2022年下半年投入生產。而為加速實現“碳中和”目標,摩比斯還于2020年開發(fā)出了氫燃料叉車用的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隨后又為氫燃料挖掘機開發(fā)動力系統,未來很有可能會進軍特種車、小型空中交通等領域。
不難看出,摩比斯已將氫燃料電池的應用范圍擴大至建筑設備和物流裝備等領域。相比傳統內燃機,摩比斯研發(fā)的氫燃料電池不僅噪音更小、震動頻率更低,還能夠在較短的燃料補充時間里提供更多的動力。
2013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摩比斯氫燃料電池車核心配件在全球首先實現量產;2017年,摩比斯建成全球首個氫燃料電池汽車集成量產系統;2018年,摩比斯在韓國忠州建立世界首座氫燃料電池工廠,每年可生產約2.3萬套氫燃料電池系統;2021年10月,摩比斯再建兩座氫燃料電池工廠,仁川工廠負責生產燃料電池堆,蔚山工廠生產燃料電池系統,預計年產能將達到10萬套。
“本以為新冠疫情結束的曙光即將來臨,但由于變異毒株的出現,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還將面臨多重不確定性,原材料價格和物流成本會繼續(xù)上漲,全球供應鏈也將受到持續(xù)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全球汽車產業(yè)正加速邁向未來移動出行時代,在此背景下,摩比斯將以發(fā)展成為提供軟硬件結合的綜合平臺的移動出行創(chuàng)新企業(yè)為目標。”進入2020年,摩比斯社長曹誠煥在新年賀詞中對公司發(fā)展提出新的愿景,即持續(xù)推進創(chuàng)新變革、集中優(yōu)勢開發(fā)獨有技術、加快提高產品價值轉換、引領全球汽車產業(yè)發(fā)展。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