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Mogo
(資料圖片)
2022年是大洗牌的一年,比亞迪的突飛猛進徹底改寫了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格局;新勢力中已經有幾個品牌,看起來站穩(wěn)了腳跟。
有新人笑,自然就有舊人哭。今年,也有不少品牌Say Goodbye了。前兩天我們痛惜了觀致生不逢時,今天要說這些品牌,大家覺得走得冤嗎?
自主品牌
前浪死在沙灘上
自主品牌的創(chuàng)業(yè)浪潮一浪高過一浪,自然會有些前浪死在沙灘上。今年,已經有寶沃、陸風、獵豹三個曾經叱咤風云過的品牌,進入了破產程序。
寶沃
在早幾年的造車浪潮中,寶沃的話題度不遜于如今的各種新勢力。“正宗密云德系品牌”、“BBBA”、“好就是貴”,寶沃可給互聯(lián)網留下了不少段子。
寶沃講了一個十分美好的故事:將一個倒閉數(shù)十年的品牌,描繪成了被挑戰(zhàn)BBA,卻被各種勢力打壓的悲情角色。其實寶沃的歷史也沒那么坎坷傳奇,二戰(zhàn)結束后因為經營不善被淘汰的汽車品牌比比皆是。寶沃是個德國傳統(tǒng)品牌,但地位也不至于比肩奔馳,寶馬。
但事實證明,一個好故事對品牌來說只能是錦上添花。故事的背后,是一臺土生土長,來自北京郊區(qū)的自主品牌SUV。之所以煞費苦心講故事,都是為了遮掩這個品牌背后的福田,是個商用車企業(yè)的出身。大家心知肚明,所謂德系品牌就成了“皇帝的新衣”。
說實話,在幾年前寶沃的設計還算可以,寶沃幾款車型放在當時的自主品牌中還有得打??梢坏╅_起來,就掩蓋不了它身體里那種源自福田大卡車的粗糙感。各種強力的人設,更是擴大了大家期望和體驗的落差。不但沒能給自己貼金,還招黑。
沒有搞笑的“歐洲血統(tǒng)”,也許還能遺憾一下寶沃的悲劇。如今只能說,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陸風
看著如今又紅火起來的硬派SUV市場,誰還記得曾經的硬派品牌陸風?
早在二十年前,陸風就推出了一系列硬派越野車,一方面在國內越野賽場各種刷存在,也趕上了當時SUV日漸興起的風口。當時陸風玩家之多,不亞于如今坦克300。
而陸風再一次站到風口浪尖,自然是因為陸風X7,像素級復刻了路虎攬勝極光。這臺車的出現(xiàn),結合著當時“風起云涌”的眾泰,可以說是山寨之風的最后瘋狂。陸風X7之惟妙惟俏,眾泰保時泰都只能自愧不如。
更離譜的是,路虎告陸風,告了三次才能贏。不過這種山寨精神,本就根植于陸風這個品牌,其最早的產品都是逆向五十鈴。
和寶沃一樣,劍走偏鋒、蹭熱度也許可以逍遙一時,但長久來看不一定有好結果。
獵豹
無獨有偶,也有一個主打越野的自主品牌,倒在了硬派越野起飛的風口。相比較于陸風,獵豹的資歷甚至更老。獵豹的前身誕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可以說是資格最老的汽車企業(yè)之一。
在上世紀90年代通過引進三菱帕杰羅技術,實現(xiàn)了自我的騰飛。當時的獵豹黑金剛等車型,對得起一個皮實可靠的評價。不但部隊廣泛采購,在民用市場也擁躉不少。
新世紀獵豹越來越看傾向于民用市場,越來越市場化,推出了一系列外觀新穎的新車型,強化了自己在SUV領域的地位。但當車型熱銷時候,質量管理跟不上。逐漸獵豹從皮實耐用,變成了質量不行。
雖然獵豹沒太多抄襲、蹭熱度的黑歷史,但是只顧造車,不顧質量,也不是可取之道啊。
新勢力
出身未捷身先死
新勢力層出不窮,前幾年不少這樣的盤點圖流傳于網絡:
而如今,不少品牌已經化作匆匆過客,來也突然,去也匆匆。今年,在不少新勢力騰飛的同時,也有不少新勢力跌落。
牛創(chuàng)
牛創(chuàng)本身還能不能堅持下去,存疑。這個有著小牛背景的新品牌,可以說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典型。去年,依靠小牛背景突然降世,今年一紙公告陷入破產傳言。
車交不了,退款外補償一張200元的星巴克卡,也算有良心了。前兩個月,牛創(chuàng)才剛剛官宣了首款車型上市的消息,如今突然面臨猝死,可能也創(chuàng)下了中國新勢力從起步到結束的新紀錄。
這背后原因可能有很多,有可能是代工方大乘汽車出了問題。但更多的可能性,應該是對于自游家NV的不看好,這款車定位普通、樣子普通、做工也普通,在最早發(fā)布時候,大家對它的期望是性價比,可預售價格也擊破了大家的愿景。
只能說,如今新勢力的格局里,已經容不下一個中庸的品牌了。
Others
除了牛創(chuàng),還有不少新能源品牌消失于今年,這些品牌的離去就沒掀起什么波瀾。
比如博郡汽車,如果不是資深的新勢力愛好者你可能都沒聽說過。這個品牌2016年就入局,2019年就發(fā)布了全套的車型平臺和兩款新車型,然而量產一推再推。燒掉了幾十億,一臺車沒有賣就黯然退場。
又比如綠馳汽車,同樣是2016年入局的新勢力。當年也算風云了兩天,喊來不少大佬站臺,收獲不少資源。但去年就進入破產程序,今年開始破產清算。它甚至還不如博郡,直到破產它都沒有拿出來一臺量產車。
又比如寶能,和恒大一樣氣勢洶洶入場,又是收購觀致,又是自建品牌。目前來看,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觀致也折騰得氣若游絲。
這樣的品牌還有不少,也有不少在路上。都是看中了新能源補貼的甜頭,頭腦一熱入局,各級政府大力支持,但明顯低估了造車是個多么復雜的事情。它們的離去,說明新能源市場終于從無序走向穩(wěn)定。
寫在最后
不僅僅是這些老牌車企、新勢力,還是許多合資企業(yè)也都消失在了今年。比如廣汽菲克、謳歌,段子??图{智捷,冷門些的華晨雷諾。不少品牌,我們都單獨寫文章分析過,就不再贅述。
初見眼前一亮,買后兩眼一黑
但苦的是這些品牌,曾經的車主們。
新勢力可能還好些,可能還沒有多少車主。合資品牌也湊合,還有兄弟品牌和合資方兜底。但像獵豹這樣的老牌自主車企,車主就陷入了很尷尬的境地。之前已經有獵豹相關的售后維權事件,雖然規(guī)定車企倒閉也要負起售后責任,但已經有獵豹車主車壞了沒有備件,也沒有人修,甚至4S店都和企業(yè)失聯(lián)。
中國仍然有數(shù)百個品牌,接下來走向消失的不會是一個兩個。大量的閑置資源,會變成比亞迪、吉利這些品牌一個個新工廠。
江湖盛傳,也快了
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新鮮血液,但我們支持的是創(chuàng)新、踏實的新人。一些不靠譜、不思進取或者圈錢的品牌,倒了反而更好。對于市場、消費者來說,少了些不靠譜的選擇,說不定也是好事。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