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褚韻文
圖片 | 謝天爽
或許誰也沒想到,疫情政策寬松之后,廣州車展的主辦方成為了響應政策最快的一批人。
(相關資料圖)
原定在11月份舉辦的2022年廣州車展,正是全國各地“嚴防死守”的關鍵時刻,當時內心所想都是這屆車展肯定舉辦不了,踏踏實實在家辦公就完事兒了,實際也是如此,主辦方宣布延期。
同時刻,本該在今年4月份舉辦的北京國際車展宣布徹底取消,這個“官宣”的意義其實并不大,畢竟每個人心里都清楚這一年的主旋律是什么,所以廣州車展所說的“延期”大概率也是要最終取消。
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國內疫情政策在“新十條”發(fā)布后迎來了改變,工作與生活開始重回正軌,來到了單位、見到了“久未謀面”的同事、自由進出了餐廳、踏入整整一年時間沒有涉足的航站樓重啟了奔波。
“以后各方面都會慢慢好起來了”,這是政策寬松后第一個出現(xiàn)在腦海中的想法,在此之后的某一天,手機屏幕上彈出了一條推送,顯示的內容為“廣州車展將在年底正式舉辦”,主辦方的響應速度著實讓人始料未及,不禁讓人感嘆“這好的也太快了吧。”
2022廣州車展的開幕時間被定在了12月30日,這意味著這屆車展將成為一次跨年車展,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總結2022、開啟2023”。
“
車展有什么?
可能因為今年北京車展的取消,成都車展的虎頭蛇尾,一些車企在廣州車展組委會官宣前都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其是否能夠舉辦,于是選擇更改了自身的發(fā)布節(jié)奏,選擇自己單獨舉辦一些產品、品牌等方面的宣發(fā)活動。
像長安、奇瑞等自主品牌針對自身品牌、技術發(fā)展進行了集中的展示;東風本田在上海舉辦了思域之夜,并引入了重磅的TYPE-R;再有新勢力品牌蔚來的NIO DAY等,關注度、聲量基本上都不亞于廣州車展。
難道這屆車展沒得看了?也并不是這樣,盡管從官宣舉辦到實際開幕日期略顯倉促,但是眾多車企也都選擇迅速跟進。
從目前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向上布局,更豪華、更優(yōu)性能的產品理念以及概念車產品;合資品牌開始集中布局純電動車型,避免在未來的市場當中被落下太遠;再有燃油車領域一些細分特色產品。
自主品牌在近幾年新能源領域的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如今正在憑借新能源與智能化的組合拳去向中高端產品沖擊,這其中又有兩個比較明確的方向,一個是主打性能,另一個則是豪華。
坐鎮(zhèn)主場的廣汽埃安帶來了AION Hyper GT,主打性能與自動駕駛輔助功能;長安深藍也帶來首款SUV產品深藍S7,通過增程式與純電動兩條腿走路,去搶占新能源領域更大的市場;再有魏牌的全新SUV車型“藍山”,混動架構的大尺寸旗艦產品。
新勢力品牌也是本屆車展當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今年這樣一個大環(huán)境不佳的情況下,新勢力品牌內部也迎來了一次洗牌,優(yōu)勝劣汰的情況正在加速發(fā)生。
智己將在車展展出首款SUV車型智己LS7,在車輛的設計層面有很多獨到的設計,并且這也是目前國內新勢力當中少有的主打性能操控的品牌;集度也是當下比較受關注的品牌之一,一方面是背后的技術背書,還有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積累也是市場與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傳統(tǒng)巨頭特斯拉則將上市Model S Plaid與Model X Plaid兩個性能怪獸。
接下來看合資,此次參展的合資品牌則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銷量榜當中排位比較靠前、或是新能源領域率先完成轉型的,此次參展是以強化自身產品矩陣為目的;另一個是在先期對于自身產品矩陣當中并沒有規(guī)劃新能源產品,現(xiàn)在意識到這個問題開始追趕的。
廣汽豐田在今年的表現(xiàn)是值得肯定的,百萬目標指日可待,并且通過三旗艦的產品布局實現(xiàn)了品牌在當下市場當中穩(wěn)固住了自身的位置,此次作用主場的廣汽豐田進一步發(fā)布了自身的第五代THS雙擎技術,并且推出鋒蘭達的混動車型,進一步將混動技術向下輻射,讓其產品成為消費者首先想到的產品。
一汽大眾在今年前十一個月依舊坐在銷量榜的頭部位置,其成功之處或許就是完善的產品矩陣以及產品向年輕化的調整,此次車展其以新車攬巡為首,共5款SUV、6款轎車、2款純電動車型的全矩陣參展。
其中探岳、CC、高爾夫等車型將推出視覺效果更為出眾啞光版本車漆;主力車型邁騰也將迎來更新。通過主力產品煥新、細分產品年輕化的調整,進而鞏固自身在銷量榜的優(yōu)勢。
此外,合資品牌開始在本屆車展集中推出自家純電動車型,例如上汽通用在奧特能工廠落戶之后,推出了別克ELECTRA E5,也是該平臺下首款大5座車型;豐田也在bz4x發(fā)布之后,再次發(fā)布純電轎車bz3。
在本屆車展當中,傳統(tǒng)內燃機領域其實也有很多值得關注的車型,尤其是在主打個性化的細分市場。
長城將在廣州車展上市主打戶外、高性能、豪華的新皮卡車型山海炮,這一車型的出現(xiàn)也填補了目前自主品牌高端皮卡的空白;再有被稱作“M”精髓的全新M2、紅頭引擎以及信仰加成的思域TYPE-R也將在車展與大家見面。
馬自達在車展前發(fā)布了新車CX-50,執(zhí)著于內燃機技術的馬自達雖然先期僅推出2.0與2.5排量的傳統(tǒng)燃油車型,但是后續(xù)也將帶來混動產品,畢竟車型是基于油電混動平臺打造;至于豪華車領域,勞斯萊斯、賓利等品牌也會出現(xiàn)在本屆車展當中,例如全新的幻影、賓利歐陸飛馳S等也將悉數亮相。
燃油車目前在國內的體量其實還是比較龐大的,但是從這一屆的車展產品可以看出大風向不可逆的趨勢,像前面提到的一些燃油領域的重磅產品,大多數是面向少部分群體,而且專注內燃機的品牌也不得不向市場“妥協(xié)”。
總體來說,此次車展雖然準備時間比較短,但是整體來說,值得關注的車型卻不少,而且看下來,這屆車展的新車似乎更接地氣一些,基本上都是主流市場的主流產品,或許也是因為國內市場的低迷,需要以此帶動消費,這也許就是本屆車展的核心主題。
“
為了辦而辦的車展?
面對這樣一個“說辦就辦”的車展,有人可能會有這樣一種疑問,這屆廣州車展是為了辦而辦嗎?或許不是,如今的市場急需被注入活力。
今年國內的汽車市場的關鍵詞或許就是疲軟等一系列負面詞匯,整體的大環(huán)境在多方因素的打壓下屬實顯得有些凄涼,最重要的一點是,國內大眾消費者的消費熱情降低過于嚴重,都把錢握在手里不敢花。
比較明顯的一個體現(xiàn)就是今年的雙十一,此前兩年盡管也有疫情的影響,但是整體的成交額還是能夠讓人滿意,但是今年的雙十一交易額,平臺都罕見地沒有對這一數據進行宣傳,因為數據與去年相比直接腰斬。
汽車市場則是從年初就讓人“憂心忡忡”,并且從今年的“金九銀十”來看,人們對于今年最后的預期又一次被打擊,這一傳統(tǒng)購車季出現(xiàn)了2008年以來首次下降趨勢。
其實對于消費者來說,大部分人并不是手里沒錢買車換車,而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對于未來前景不明朗進而沒有消費的信心與動力。
當下國內多領域的首要任務其實也是恢復經濟,重新回歸正常的生產生活,人員流動起來、經濟流動起來,所以我們看到了刺激消費的政策出現(xiàn),汽車市場也是如此,可以看到在今年年中,為了刺激汽車產品消費,推出了購置稅減免的政策,政策啟動以來的6-11月同比增加139萬輛,做出了非常明顯的增量貢獻作用。
并且從疫情政策放寬之后,12月的銷量也有了一定的起色,總體數據雖然未出,但是將12月銷量拆分到以周為單位后,會發(fā)現(xiàn)12月的第三周、第四周日均零售銷量分別為5.38萬輛、7.74萬輛,同比去年有10%左右的上升。
與此同時,市場也需要動力去進一步加速推動,其中車展或許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或者說是能夠在全國范圍內消費者心中產生一定“共鳴”的標志性活動,通過集中的新車發(fā)布、集中的消費者購車、集中的熱度報道,進而推動整體市場開始活動起來,重現(xiàn)活力。
疫情三年,人們最希望聽到的就是“最后一個寒冬”,或許這也是這三年之中支撐很多人們對于未來生活依舊抱有憧憬的動力,對于國內車市,最大的希望也是從現(xiàn)在開始迎來轉機,凜冬將過,春歸有期。【iDailycar】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