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特斯拉以官方降價的方式2023年新能源市場定下了基調,沒有了國補之后,各大車企要拿出真實力了。而中汽協預計今年新能源銷量有望超過 900 萬輛,同比增長僅30.8%,遠低于2022年的市場增速。
但這并未阻止各大車企加大新能源市場的投入,尤其是豪華品牌,以奔馳、寶馬、奧迪為首一線品牌今年將推出更多新車型,同時二線品牌也在開始試水,包括雷克薩斯、沃爾沃、林肯、凱迪拉克等都有純電產品推出。
純電平臺助BBA新能源布局加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相比之前用“油改電”產品試水,今年將是豪華品牌新能源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一年,純電平臺的產品將不斷推出。其中奔馳在去年將EVA純電平臺落地后,新能源產品布局全面加速。
按照規(guī)劃,奔馳將向中國市場投放6款全新純電車型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新能源產品矩陣將拓展到17款,涵蓋不同的細分市場。其中,全新EQS純電SUV,全新EQE純電SUV將于年內投放市場。同時,奔馳S級也將推出插電混動車型,邁巴赫EQS純電SUV將于2023年上半年全球亮相。這將奔馳大轉型的一年,與此同時,去年的產品降價也算是對市場的試探,隨著新平臺產品的增加,相關的成本將大幅降低,產品價格有望進一步下探。
相對來說,寶馬在純電平臺要落后于奔馳的,全新Neue Klasse平臺計劃在2025年推出,將支持單電機至四電機動力系統并可適配最大150千瓦時電池組,續(xù)航里程最高可達1000公里。目前的產品競爭力要弱一點,但勝在產品豐富且價格很有優(yōu)勢。2022年寶馬純電動車型銷量為41,886輛,同比增長91.6%。今年將推出BMW iX1、勞斯萊斯SPECTRE和BMW Motorrad CE04等在內的多款純電動車型。
而奧迪計劃未來三年在中國市場生產的高端純電動車型將增至5款,去年6月成立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專注新能源,將引入奧迪和保時捷聯合研發(fā)的PPE純電動平臺,首款產品將在2024年推出,預計年產量超過15萬輛。盡管奧迪在新平臺有所落后,但好在有兩個合作伙伴上汽和一汽,同步推進新能源轉型。
相比BBA轉型新能源的大投入,二線豪華品牌面對這個市場布局要緩慢一些。
二線豪華品牌布局略緩 新品相對較少
在二線豪華品牌中,沃爾沃的步子邁的最大,今年將推出的EX90競爭力大幅提升,是傳統豪華陣營中首個配備激光雷達的電氣化車型,也是唯一配備車內雙攝像頭的 DUS駕駛員感知系統的車型。此外,沃爾沃還將推出EX90 EXCELLENCE、小型純電SUV和純電MPV車型,覆蓋的市場更加廣泛。
雷克薩斯純電動SUV——RZ開啟預售,預售價37.5萬元-46.5萬元。新車出自e-TNGA架構,全系搭載雙永磁同步電機,標配DIRECT4電子動態(tài)四驅系統,CLTC綜合工況最大續(xù)航里程520km。目前來說,RZ新車的競爭力沒有那么強,尤其是在續(xù)航上。
而美系的兩個豪華品牌純電市場布局要更慢一些,去年凱迪拉克基于奧特能平臺推出了銳歌。其中四驅高性能版采用前、后雙永磁同步電機布局,0-100公里/小時加速僅4.6秒,CLTC綜合工況續(xù)航里程達608公里。從參數看,銳歌有一定的競爭力,但缺少市場知名度。林肯在新能源上布局要更慢一些,去年才亮相了首款純電動概念車。
新能源市場競爭加劇 蔚小理更難了??
隨著豪華品牌新產品的布局加速,今年高端新能源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但造車新勢力們依然定出了不小的增速目標,尤其是定位30萬以上市場的蔚來和理想,當然小鵬的壓力更大,為此不惜從傳統車企長城挖人。
以蔚來為例,2022年全年交付12.25萬輛,同比增長34%,未能完成15萬的交付目標。盡管如此,蔚來還是定下2023年交付量要超過雷克薩斯的目標。而雷克薩斯去年的銷量是18.39萬臺,那么蔚來今年交付量要達到19萬左右,同比增長超過50%。這對于蔚來還是有很大難度的,且李斌表示蔚來不會降價,相信今年蔚來的Fellow將承受比較大的壓力。
而理想去年12月份共實現新車交付21223輛,以同比50.7%的增長,為品牌創(chuàng)造了自成立以來最高的單月交付量記錄。為此,理想高層表示今年要挑戰(zhàn)月交付4萬臺的目標,顯然這是有非常大的難度的,畢竟理想目前的產品存在定位接近,互相搶市場的問題。
小鵬則在G9推出后,就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去年累計交付量為120,757臺,較2021年增長23%,離25萬的銷量目標相差較大。更重要的是G9推出后并未一炮而紅,而今年面臨的挑戰(zhàn)將更大。
總的來說,隨著BBA等品牌加大投入,高端新能源市場競爭加劇的同時,運營成本較高的造車新勢力們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