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毫無懸念起亞在華的“翻身”,又一次宣告失敗了!
94345輛,隨著起亞在華銷量的公布,其再次下滑了一個級別,直接是跌破了十萬大關,相比2021年再度暴跌40%。與其巔峰時的年銷65萬輛,簡直就是天差地別的局面,從高高在上跌至萬丈深淵,就是那么一瞬間的事!當然了,起亞并非沒有挽救過,它也是進行了多方的“用力”,但似乎總感覺是姿勢有點不太對,一敗再敗。
與東風高調“分手”,正式更名為“起亞汽車”,自此韓方取得了全面話語權,推新車的速度也明顯加快了,但是市場并沒有出現(xiàn)很明顯的起色,本是寄希望于獅鉑拓界這款新車,但拗口的叫法并沒有讓消費者接受,因此每月的銷量都是3位數,整體的頹勢是愈發(fā)明顯了,同時品牌在中國市場也是越來越邊緣化,真讓人唏噓!
曾幾何時,起亞在華也是個明星品牌,和現(xiàn)代的整體銷量連續(xù)4年突破百萬級,成功躋身進入國內汽車市場一線陣營,一時風光無限。然而好景不長,從2017年開始起亞在華就開始進入寒冬了,究其原因首先是近年來自主品牌的崛起,逐步搶占了原本起亞的市場;其次就是一系列的政治影響,讓起亞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當然了,這些都只是外部原因,其根本原因還在自身實力不夠強,無論是智跑Ace、K5凱酷、嘉華還是獅鉑拓界,都無法做到讓人印象深刻。早些年,起亞之所以賣得比較好,很大原因是因為它顏值高還便宜,相比德系車和美系車的性價比更高,而現(xiàn)在這些優(yōu)勢全被自主品牌學去了,而且在性價比上更吸引人,所以選自主舍韓系就成了必然。
不過這并不是說,自主已經完全超越了韓系車,不妨我們先來看組數據,2022年現(xiàn)代集團全球賣出了684.8萬輛新車,其中起亞品牌的銷量為290萬輛,所以起亞的不行更多是體現(xiàn)在中國市場上。也正是因為銷量上的長期不給力,導致了起亞在華的資不抵債,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去年第三季度其就產生了4375億韓元(24億人民幣)的凈虧損。
正所謂,不掙錢,討人嫌;沒利潤,靠邊站。銷量下滑以及利潤減少帶來了更可怕的事,那就是在營銷方面的缺失,沒了大范圍的曝光率,也讓起亞的存在感越來越低,或許短期內影響并不會很大,可時間一長就容易被消費者所遺忘,進而產生銷量再次減少的結果,然后再進入惡性循環(huán)之中,久而久之起亞也就真“起不來”了!
除此之外,起亞在新能源方面發(fā)展也較為緩慢,起亞規(guī)劃在未來5年內在華推出6款全新純電動車,這推進速度與自主品牌完全沒可比性,所以你焉能不丟失市場呢?其實韓系車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儲備并不弱,但就是不知道為啥它不愿意積極推進中國市場呢?而這種懈怠,也終會讓其付出代價!
目前,起亞還在“掙扎”,只是沒效果罷了;未來,起亞該何去何從,我們還尚未可知。只是隨著中國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留給它發(fā)揮的空間以及時間都在不斷縮小,加油吧!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