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烏頭子根的加工品。以身干肥大、堅實無空心者為佳。主產(chǎn)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加工成制附子用。
【資料圖】
【性味歸經(jīng)】辛、甘,熱。有毒。歸心、腎、脾經(jīng)。
【功效】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
1.用于亡陽證。四肢厥冷,脈微欲絕,多與干姜、甘草同用,以回陽救逆,如四逆湯。治氣脫亡陽證,配伍人參,如參附湯。
2. 用于陽虛證。
①腎陽虛所致腰膝酸痛,畏寒肢冷,陽痿,尿頻等,常與肉桂、山茱萸、熟地等同用,如右歸丸。
②脾陽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瀉,常與黨參、白術(shù)、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湯。
③脾腎陽虛,小便不利,肢體浮腫,常與白術(shù)、茯苓等同用,如真武湯。
④心陽衰弱,心悸氣短、胸痹心痛,可與人參、桂枝等同用。
⑤陽虛外感,惡寒發(fā)熱,無汗,脈沉,配伍麻黃、細辛,如麻黃附子細辛湯。
3. 用于寒痹證??膳c桂枝、白術(shù)等配伍,如甘草附子湯。
黑附子
黑附子
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的干燥根莖。以質(zhì)堅實、斷面色黃白、粉性足、氣味濃者為佳。主產(chǎn)四川、湖北、廣東、廣西等地。均系栽培。冬季采挖。
1. 干姜:曬干切厚片的姜。長于溫中,回陽。
2. 炮姜:沙燙的干姜,長于溫中止瀉。
3.姜炭 :炒炭的干姜,長于溫經(jīng)止血。
【性味歸經(jīng)】辛,熱。歸脾、胃、心、肺經(jīng)。
1. 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多與黨參、白術(shù)等同用,如理中丸。若胃寒嘔吐,脘腹冷痛,配伍高良姜,如二姜丸。
2. 用于亡陽證。與附子相須為用,以增強回陽救逆之效,如四逆湯。
3.用于寒飲咳喘,痰多清稀。常與細辛、五味子、麻黃等同用,如小青龍湯。
【用法用量】煎服,3-10g。
干姜
干姜
為樟科常綠喬木植物肉桂的樹皮。以不破碎、體重、外皮細肉厚、斷面色紫、油性大、香氣濃厚、味甜辣、嚼之渣少者為佳。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地。多于秋季剝?nèi)?,刮去栓皮者稱肉桂心,陰干。生用。
【性味歸經(jīng)】辛、甘,熱。歸脾、腎、心、肝經(jīng)。
1. 用于腎陽不足。
①命門火衰,畏寒肢冷等,常與溫腎助陽的附子同用。如桂附理中丸。
②腎精不足,男子陽痿、精冷,女子宮寒不孕,常與熟地、枸杞、山茱萸等補肝腎同用,如右歸丸。
③水腫,小便不利,常與車前子、茯苓、澤瀉等同用,增強利水消腫的作用,如濟生腎氣丸。
④下元虛冷,虛陽上浮,癥見面赤、虛喘、汗出、尺脈微弱者,常與山萸肉、五味子、人參等同用,能引火歸源。
2.用于中焦虛寒所致的院腹冷痛、嘔吐、泄瀉等,單用研末吞服有效,或與丁香同用,共泰溫中止嘔之效。陽虛寒盛,食少便溏,完谷不化者,常與附子、干姜等溫中散寒藥同用,如桂苓丸。
3.用于經(jīng)脈受寒氣血凝滯。
①寒痹,常與羌活、秦艽、當歸等同用,以溫經(jīng)散寒、活血止痛。
②寒疝少腹作痛、牽引睪丸,常與小茴香、烏藥、沉香等同用,以增強散寒、行氣止痛之效,如暖肝煎。
③宮寒,行經(jīng)腹痛或經(jīng)閉,常與當歸、延胡索、蒲黃等同用,共奏活血通經(jīng)、散寒止痛之功,如少腹逐瘀湯。
④陰疽,常與熟地、鹿角膠、白芥子等同用,以溫陽補血、散寒通滯,如陽和湯;氣血虛者,配黃芪、當歸等,如托里黃芪湯。
此外, 氣血不足者,在補氣益血方中,適加肉桂,能鼓舞氣血生長,如十全大補湯。
【用法用量】煎服,2~5g,宜后下,研末沖服,每次1~2g。
肉桂
肉桂
為蕓香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吳茱萸 或疏毛吳茱萸的接近成熟的果實。以粒小、飽滿堅實、色綠、香氣濃烈者為佳。主產(chǎn)于貴州、廣西、湖南、浙江、四川等地。8-11月果實尚未開裂時采收。曬干生用或制用。
【性味歸經(jīng)】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jīng)。
1.用于寒凝諸痛證。
①寒凝腹痛,常與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如導(dǎo)氣湯。
②厥陰頭痛,常與人參、生姜等同用,如吳茱萸湯。
③寒濕腳氣腫痛,或上沖入腹,常與木瓜、檳榔等同用,如雞鳴散。
2. 用于肝火犯胃,嘔吐泛酸。配伍黃連,即左金丸。若胃寒者,可配生姜、半夏。
3.用于虛寒泄瀉。多與補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同用,如四神丸。
【用法用量】煎服,1.5~6g。外用適量。
吳茱萸
吳茱萸
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實。以顆粒均勻、色黃綠、氣味濃者為佳。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
1. 小茴香: 又名茴香、小茴。偏于理氣調(diào)中,開胃進食。
2. 鹽茴香: 鹽炙的小茴香,增強溫腎暖肝作用。
【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肝、腎、脾、胃經(jīng)。
1.用于寒凝諸痛等。
①寒凝腹痛,常與烏藥、青皮、高良姜等同用,如天臺烏藥散。
②肝氣郁滯,睪丸偏墜脹痛,可與橘核、山楂等同用。
2. 用于胃寒嘔吐食少、脘腹脹痛等,可與干姜、白術(shù)、木香等配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適量。
小茴香
小茴香
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的根莖。又名良姜。以色紅棕氣香味辣、分枝少者為佳。主產(chǎn)于廣東、廣西、臺灣等地。夏末秋初采挖生長4~6年的根莖,除去地上莖、須根及殘留鱗片,洗凈,曬干,切厚片生用。
【性味歸經(jīng)】辛,熱。歸脾、胃經(jīng)。
【應(yīng)用】用于胃寒冷痛、嘔吐、泄瀉等??蓡斡?,亦可配溫中的炮姜,如二姜丸。寒凝肝郁,配香附,即良附丸;胃寒嘔吐者,配半夏、生姜;虛寒嘔吐,可與黨參、白術(shù)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10g;研末服,每次3g。
高良姜
高良姜
為蕓香科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花椒或青椒 的成熟果皮。以鮮紅、光艷、皮細、均勻,具有特殊的強烈香氣,味麻辣而持久者為佳。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但以四川產(chǎn)者為佳,故又名川椒、蜀椒。秋季采收成熟果實,曬干。
【性味歸經(jīng)】辛,熱。歸脾、胃、腎經(jīng)。
1.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可與人參、干姜等配伍,如大建中湯,亦可用本品炒熱布包熨痛處以止痛;若治寒濕泄瀉,可與蒼術(shù)、厚樸、陳皮等配伍。
2.用于蟲積腹痛。常與烏梅、干姜、黃柏等配伍,如烏梅丸。
3.用于濕疹瘙癢,婦人陰癢。本品有殺蟲燥濕止癢之功。可單用煎水外洗。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適量。
花椒
花椒
為桃金娘科常綠喬木植物丁香的花蕾。習稱公丁香。以完整、個大、油性足、顏色深紅、香氣濃郁、入水下沉者為佳。主產(chǎn)于坦桑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我國海南省也有栽培。通常于9月至次年3月,花蕾由綠轉(zhuǎn)紅時采收,曬干,生用。
【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脾、胃、腎經(jīng)。
1.用王胃寒嘔吐,呃逆。
①虛寒呃逆,常與柿蒂、黨參、生姜等同用,如丁香柿蒂湯。
②胃寒嘔吐,可與半夏、生姜同用。
③脾胃虛寒、吐瀉、食少,可與砂仁、白術(shù)同用。
2. 用于腎虛陽痿,宮冷等。可與附子、肉桂、淫羊藿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1.5~6g。
丁香
丁香
為胡椒科常綠藤本植物胡椒的接近成熟或成熟果實,又名古月。主產(chǎn)于海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秋末至次春果實呈暗綠色時采收,曬干,為黑胡椒;果實變紅時采收,水浸,擦去果肉,曬干,為白胡椒。生用,用時打碎。
【性味歸經(jīng)】辛,熱。歸胃、大腸經(jīng)。
【應(yīng)用】用于胃寒腹痛,嘔吐,泄瀉??膳c高良姜、蓽撥等溫中藥同用,也可單用胡椒粉置膏藥中貼臍部,治脾胃虛寒之泄瀉。
胡椒是常用的調(diào)味品,少量使用,能增進食欲。
【用法用量】煎服,2~4g;研末服,每次0.5-1g。外用適量。
胡椒
胡椒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