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各種婚戀問題在互聯(lián)網(wǎng)輿論場上發(fā)酵,不同性別間的交鋒貫穿始終。因此,我們推出新年系列報道,希望借由三個話題繼續(xù)探討“婚姻、兩性和親密關系”。
在東亞文化語境中,男性似乎更應該在經(jīng)濟上承擔更多的責任,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獨立女性步入社會,這種傳統(tǒng)意義上的“男高女低”模式正在逐漸被打破。
那么,和收入遠高于自己的女性戀愛,甚至結婚,真的能保持長久穩(wěn)定嗎?我們采訪到了三位“先行者”,為各位“答疑解惑”:
說老實話,本來我這會兒可能已經(jīng)結婚了,但因為跟女朋友收入差距的問題,我倆的婚事遲遲沒法提上日程。
我是一間規(guī)模中等公司的普通員工,年薪20萬左右,女朋友是主播,做得不錯,年薪100萬是有了的。
我們是校園戀愛,大三的時候就在一起了,性格互補,可以說一切都比較順,原本打算畢業(yè)就結婚的,結果因為她找工作的事一拖再拖,拖到現(xiàn)在也挺苦惱的。
畢業(yè)之后我根據(jù)所讀專業(yè)找了份對口的工作,單位、收入、生活節(jié)奏都相對穩(wěn)定,她的專業(yè)比較冷門,工作機會和發(fā)展前景都不太好,一畢業(yè)就開始為工作發(fā)愁。
一次機緣巧合,有天逛街的時候,女朋友被一家直播公司看上了,她底子不錯,化個妝、收拾一下挺上鏡的。那天對方公司的人一直慫恿她試試看,說可以先從兼職做起。
我當時也在場,因為之前聽過不少這種公司詐騙的案例,我第一反應是要保護女朋友,所以聽完之后留了我的聯(lián)系方式,沒直接留她的。
回去商量了一下,她那會兒找工作進入瓶頸期,我想著試一下也無妨,就答應先讓她去試鏡了,當然了我是全程陪同。
她運氣不錯,錄取上的那天我請她吃了頓挺貴的自助料理??吹贸鏊貏e開心,也不再提找別的工作的事,我心想要么就先做做看吧,說不定就是一陣新鮮勁,勁頭過了就會回到安穩(wěn)生活。
說實話,我之前沒想過她真的能做起來,畢竟不是科班出身,雖然她在學校的時候也經(jīng)常會擔任晚會主持什么的。
眼看著她越做越好,公司把她推到很多平臺,幫她做抖音,感覺離網(wǎng)紅只有一步之遙。某個發(fā)薪日她要請我吃飯,帶我去了一間比之前慶祝她錄取更貴的餐廳,人均四位數(shù)。
我看到賬單的時候有點懵,她說那頓她請,順口說了下那個月的收入。我當時有點傻了,因為那個數(shù)字是我當時工資的五倍還多吧,而且距離她開始做主播也就剛過了半年多一點。
“我也不知道還能順利多久,萬一沒人看了就掙不到錢了,所以盡可能多掙點吧?!边@是她當時跟我說的話,現(xiàn)在想來多少有點“安慰”我的意思。
嘴上為她開心,心里的壓力卻騙不了自己。我是那種平時在經(jīng)濟上比較強勢的狀態(tài),突然之間被碾壓得死死的,就有點怪怪的,沒什么安全感。
真正出現(xiàn)問題的是我爸媽,他們思想比我保守,對女朋友做主播有點反感,之前玩玩的時候倒沒說什么,覺得女友結婚后會找一份更符合她們預期的工作,但現(xiàn)在這個情況下,他們知道了女朋友的收入后,更加排斥她從事這份職業(yè)了。
“你們現(xiàn)在收入都不對等了,女孩眼界肯定高了,怎么能長久?”這是我媽的原話。
我心里也有點打鼓,但我想起跟女友一路走來的感情,嘴上還是在幫女友說話,雖然她的消費觀確實慢慢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女友做主播之后時不時送我點禮物,比我以前送她還要頻繁。我得承認這種無形的壓力讓我在感情中挺受挫的。
最近打算和女朋友聊一下,問問她能不能放棄工作或者找一份更符合長輩預期的工作吧,也是為了婚姻和我們的感情。
其實還挺懷念以前沒錢的,或者雙方經(jīng)濟實力差不多的狀態(tài)。當愛情開始步入社會就一定會受到現(xiàn)實因素的制約,這一次,我是真的領教到了,經(jīng)濟平衡對感情也挺重要的。
我今年27歲,文職工作,年薪15萬,我太太今年34歲,自己創(chuàng)業(yè),年薪40萬。
我們目前結婚兩年了,關系比較和睦。很多人聽說我這個情況,都以為我是仗著自己年紀輕,傍了個“小富婆”。
先說下我倆的情況吧。我們是相親認識的,我大學畢業(yè)后在大城市漂了兩年,覺得難以立足,就還是卷鋪蓋回了老家,當時那個年紀,如果在一線城市根本不用相親,但既然回去了嘛,父母就開始幫著張羅,婚姻大事被擺到了第一位置。
從我到家之后的第二個月開始,我就一直在相親,基本是一周見一個的頻率。小城市熟悉的待嫁適齡女青年也就那么幾個,回家?guī)讉€月都被我差不多相了一遍。
一開始我現(xiàn)在的太太并沒有被列入爸媽的考慮范圍,因為她之前有過一段婚姻,加上比我大七歲,長輩眼里年齡和婚戀史這兩個最重要的指標都不過關。
直到現(xiàn)在,我太太還經(jīng)常和我回憶之前的事,問我:“你是不是相親到最后沒人要了,才決定見我的?”每次我都有點不好意思,但她總會解圍說,“沒事,我也沒人要,你看咱倆現(xiàn)在過得不是挺好的?!?/p>
我們當時被安排相親,純屬無奈之舉,真的是該見的都見了,實在沒人了。那天和介紹的阿姨約在一家餐館,本來我是想和阿姨說,不用再幫我介紹了,但阿姨說,你再見一個吧,實在不行就算了。
那天約見的餐館其實就是我太太開的,但我當時并不知道。第一次見面聊得還不錯,可能因為我本來沒報什么期待,反而比之前帶著目的的聊天更讓人覺得舒服。
后來又接觸了幾次,發(fā)現(xiàn)越來越合拍,我和她的事就差不多定下來了,但是從見面到?jīng)Q定在一起之后的三個月內(nèi),我們從來沒聊過收入的問題。
因為我確實對小城市的餐飲不了解,她在我們那兒有兩家店面,平時特別辛苦,得知她的收入后我有點詫異。
本來因為年齡差和婚史我爸媽堅決反對我們在一起,可等他們知道了我太太的收入后,居然有了松口的跡象,這次反而換我打退堂鼓了。
我們專門坐下來聊了一下這件事,她直說并不介意我掙得比她少,還對我們兩個的收入分配表了個態(tài),“不管是AA,還是用我的錢都可以,但是相互尊重是基礎。”
我挺欣賞她那個態(tài)度的,既沒有“大包大攬”,給了我面子,也給自己留了回旋的余地。
結婚到現(xiàn)在,我和太太還是“男主內(nèi)、女主外”模式,家里的消費她承擔的多一點,我就包攬了所有的家務,竭盡所能照顧她的生活起居。畢竟大家都有付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維系這段感情中該有的尊重。
我們最近在商量,要不要我辭職去幫她打理事業(yè)。很多人覺得我很聰明,其實我們早就做了婚前財產(chǎn)公正,之前的店面、她的存款只屬于她自己。
只是價值觀這件事真的能幫人認清一個人,也能幫人認定一個人,認定了之后,才能有一起好好生活的動力和信心,就算收入不對等,但是付出的愛,應該是對等的。
我和女朋友以前收入差不多,年入10萬左右,三線小城市,日子過得挺滋潤。
一切變動的起因,是她家的老房子拆遷。他們家分到一大筆拆遷款,她是家里的獨生女,爸媽因為年紀大了,在縣城的生活自給自足,沒什么用錢的地方,就把那筆錢交給女友支配,存起來還是用在結婚買房什么的,他們都不想管。
當時覺得挺好的,但女朋友執(zhí)意留了一部分錢給他爸媽,另一部分錢也沒打算用在結婚上,想用這筆錢炒炒股,或者做個小本買賣什么的,也算錢生錢了嘛。
在此之前,我們兩個的錢都是放在一起用的,也是因為在一起的時間比較久了,雙方的價值觀消費觀比較吻合,但在這件事上第一次產(chǎn)生了分歧,我覺得買的一些固定的理財產(chǎn)品就可以了,沒必要冒險去做生意,畢竟現(xiàn)在我們的經(jīng)濟狀況很穩(wěn)定,生活狀態(tài)也沒有什么不適,但女朋友覺得這是一個改變的好機會,而且手里的本錢就算出了問題,也不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
我們兩個在戀愛關系里分歧的不是一些現(xiàn)實的習慣,而是一些對于未來的打算和對于生活本身的預期,我屬于那種平淡安定就好,她喜歡折騰,總是愿意嘗試,想要尋求突破。
但因為錢本來就是女朋友的,我也無權干涉,所以我也沒說什么,就提醒她小心點,就由著她去了。
后來她開始做淘寶,我一開始真沒覺得她能成功,畢竟是全新的領域,再加上她沒這方面的背景,我想著熱乎勁兒過了,她冷靜下來了就會把這筆錢放在更穩(wěn)定的地方,但做了差不多大半年,居然真的有了起色,做了一年后,差不多她的店鋪盈利是之前五倍了。
當時內(nèi)心是開心的,但也在害怕,收入的不對等成了我們穩(wěn)定關系中,一個非常不穩(wěn)定的因素,因為我總覺得收入提升扭轉了我們感情中平等關系,也逐漸讓我在這份感情里失去話語權。
我們變得經(jīng)常吵架,女朋友那種愛冒險的行動能力被激發(fā)了出來,我們吵架的原因大多數(shù)也是因為很多時候,她覺得“值得一試”,而在我這,就變成了“維持現(xiàn)狀也挺好“,她會開始抱怨為什么我作為男朋友在關鍵時刻不能支持他,我則會難受于我們兩個之間的距離,因為不對等的收入被拉得越來越大。
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是,女朋友的事業(yè)風風火火,經(jīng)常到處出差,我每天還過著我朝九晚五的日子,我們的話一天比一天少,回到家里經(jīng)常也是我一個人。
我能理解她想要更好的生活,也會在她取得成績的時候發(fā)自內(nèi)心地替她開心。
感情出現(xiàn)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其實并不是錢,也不是雙方不對等的收入,而是兩個人自始至終追求的人生狀態(tài)的一致性。只有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路上的溝溝坎坎才能被共同克服吧。
在這個層面上,我和女友可能已經(jīng)“分道揚鑣”了。
采訪、撰文:PP
封面設計:灣灣
上一篇:這才是高段位的“同色系”搭配,不費力的高級感,優(yōu)雅又大氣
下一篇:說好的素顏出鏡,我看到照片傻眼了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