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yè)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經典劇目晉京展演圓滿落幕

2017-11-23 20:01:35 來源:上觀新聞

在北京觀看上海昆劇團全本《長生殿》時,北京大學教授顧春芳想到《牡丹亭》一句臺詞“月落重升燈再紅”,“昆曲也迎來了這樣的時刻,從奄奄一息、垂垂老矣到擁有今天這樣繁榮的場面。”“經典戲曲在新時代的傳承和傳播”專家研討會11月22日在京舉行,專家圍繞上海戲曲中心演出劇目和代際傳承展開熱烈討論。

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總裁谷好好介紹,此次“東方之韻·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經典劇目晉京展演”與以往不同,演出的并非近年新創(chuàng)劇目,而是歷經數(shù)十年打磨留下的精品佳作代表。演出盛況空前,劇場外同樣反響熱烈,滬劇《雷雨》在東方大劇院線上直播,走進北大校園引發(fā)青年學子觀劇熱潮;上昆老藝術家張靜嫻在國家大劇院舉辦《長生殿》講座賞析;《曹操與楊修》走進中國戲劇學院,上京老藝術家尚長榮參加北京戲曲文化分享會……一場場推廣活動如火如荼,“東方之韻”演出品牌更顯立體生動。“院團和藝術家們越來越認識到戲曲藝術發(fā)展,一方面重在傳承,另一方面,更要主動走出去,做好傳播。”谷好好說。

滬劇《雷雨》

精準傳承不是精準復制,而是在精準中傳承發(fā)展。中國戲曲學會顧問龔和德指出,展演體現(xiàn)了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文化品牌“東方之韻”的重要戰(zhàn)略思維,“高度重視舞臺藝術的生命對接,高度尊重藝術家的生命、內在的藝術力量,讓他們繼續(xù)發(fā)揮指導、培育新一代,發(fā)揮領軍作用;高度重視新生代的培育,嚴格要求、精心指導,真正實現(xiàn)舞臺藝術的不間斷傳承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

有種說法“戲還是老的好看”,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王馗看來,所謂的“老”只是老的故事、老的作品,真正演出來的都是新的東西。老還是新,人起了關鍵作用。人決定了戲曲到底是玩意兒還是藝術。藝術家不僅是舞臺主角,一個劇種、劇團藝術品質的繼承者與保有者,還應該是回應時代要求、回應藝術規(guī)律的創(chuàng)作者和發(fā)展者。“藝術要有個人化的品質、個人化的風格,同時還要有超越,能夠拓展傳統(tǒng)流派、傳統(tǒng)的圖式、技法,不僅用作品跟同時代的人達成共識,還要跨時代,跟不同時代的人達成共識,通過代際傳承實現(xiàn)這個理想。”

《雷雨》、全本《長生殿》、《曹操與楊修》傳承版,臺上老中青幾代人共同攜手、滿臺生輝、相互映襯,這種舞臺藝術景象令評論家劉玉琴興奮:戲曲傳承不是簡單的一個人學會一出戲,也不是幾個人排演一出戲,更不是一個院團不斷演出一部戲。它是技和道疊加的傳承,是理想的傳承,是甘于寂寞、甘于奉獻的精神傳承。顧春芳強調戲曲經典劇目在當代戲曲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中的引領作用,“經典劇目是人性的實驗室,如果沒有經典劇目的高峰范式,難以實現(xiàn)文化復興。偉大的戲劇經典承載著哲理和思想,一個只能演出折子戲,而不能演出全本的演員有局限性的;一個只能欣賞折子戲,而不善于欣賞全本的民族,觀眾群終歸是沒有深度的。”

2017年11月21日,尙長榮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講述他創(chuàng)作《曹操與楊修》中如何演好曹操角色的心路歷程。

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重視“劇場外”,讓專家們欣喜。劉玉琴直言,傳承還意味著如何吸引年輕觀眾走進劇場,不能忽略市場的認可。三出劇目不斷在市場檢驗中獲得佳績。上海作為中國戲曲藝術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重鎮(zhèn),在新時代會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影響。顧春芳說,不僅要復興表演藝術的傳承,更要培養(yǎng)今天的觀眾欣賞戲劇文學的修養(yǎng),而不是僅僅娛樂他們,“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到從事這個職業(yè)的神圣感所在,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說‘劇場是普天下人的學校,演員和藝術家是普天下人的老師’。”

原標題:上海戲曲藝術中心經典劇目晉京展演圓滿落幕,讓劇場成為大家的學校

上一篇:寒歲三友仍青良,不畏不屈骨錚扛

下一篇:五百年前的王陽明,為何直到今天仍然備受推崇?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