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法國一家報社邀請全世界40多個國家的作家,寫一件發(fā)生在上世紀70年代初、具有國際性的文化藝術事件。那時我是山東高密的農民,實在想不出我們村發(fā)生過什么國際性文化藝術事件。后來,我想起一件事情。1972年深秋,縣城上映朝鮮電影《賣花姑娘》。人們說,這個電影非常好看,所有去的人沒有一個不流眼淚,甚至有在電影院哭昏了心臟病發(fā)作送到醫(yī)院搶救的。這勾起了我們幾個小伙子的興趣。我們是社員,去縣城看電影要經過生產隊長的同意,我們沒有請下假來,偷偷跑掉了。從我們村到縣城50里路,我們一路急行軍,上氣不接下氣往縣城奔跑。跑到縣城,11點以前的票全部賣光,只能等深夜那一場,結果進到電影院還是滿座。電影開始不久,四周就響起了抽噎的聲音,慢慢發(fā)展成低聲抽泣,后來有人嚎啕大哭。我向來號稱眼睛比較硬,但也受到電影情節(jié)的感染,熱淚盈眶??赐觌娪?,我們連夜跑回家。第二天一大早,隊長見我們第一句話是問:為什么不請假就跑了?我們說,看了一部非常感動的電影。隊長說,什么東西也比不上吃飯重要,電影能當飯吃嗎?你們看了一場電影,今天早上不吃飯可以嗎?我們說不可以,因為跑了一夜很累,必須吃飯。實際上從某一種意義上來講,看電影確實比吃飯重要,如果讓我餓一天肚子能看一部好電影,我一定會餓肚子。
80年代,我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有一個專門搞電影評論的同學,寫文章說《賣花姑娘》賺取中國人1萬噸眼淚。我說,這是胡說八道,1萬噸眼淚差不多是一個湖泊。他給我算賬,中國當時看過電影的有1億人次,每人流一兩眼淚,一算就1萬噸了。后來,為寫文章引用細節(jié)更準確,我重看了《賣花姑娘》。事情已經過去快30年,當時我是小伙子,現在已是中年人,看了那么多中外電影,難道還會為《賣花姑娘》流眼淚嗎?結果依然淚流滿面,這么簡單的情節(jié)我為什么要哭?因為這部電影里有我的青春歲月,我一邊看里面的情節(jié),一邊想象我們忍著饑餓往縣城奔跑,想起當時那么年輕,那樣有追求,為了看一部電影可以不吃飯。
前幾天,我看了電影《芳華》,同樣是不止一次淚流滿面。一看到草綠色的軍裝、紅領章、紅帽徽,我就想起了自己20多年的軍旅生涯。電影里的那些人物,感覺就是自己身邊的戰(zhàn)友,他們的命運就是我的命運,他們的青春是我的青春,他們的遭遇也是我的遭遇。當他們的命運遭到挫折,個人生活出現很大困難、受到不公正待遇,尤其是精神受到創(chuàng)傷的時候,我感同身受。
我是一個不太高級的電影觀眾?,F在一些很高級的電影觀眾,絕對不把一部電影能否讓自己流淚當作評價標準,甚至會說,這些催淚的電影不深刻,真正深刻的電影是讓人流不出眼淚的,這樣的說法有一定道理。因為電影藝術太豐富,題材太多樣化,風格也像萬花筒一樣讓人眼花心亂。我想,評價電影的標準也是千千萬萬。作為一個比較一般的電影觀眾,我還是希望看到,能引發(fā)自己青春想象的電影,感同身受的電影,讓我跟電影人物的命運混雜在一起的電影。
我想到了第三部電影《紅高粱》。這部電影我看了很多遍,一滴眼淚都流不出來,反而覺得好笑,因為我知道這個電影的制作過程,根本沒有作為一個純粹觀眾的感受??吹诫娪袄镬柪谛∈瘶蛏?,我馬上想起帶著一幫朋友去看拍電影。看了一上午,一個鏡頭都沒有拍完,他們很失望。所以看《紅高粱》我不感動,反而覺得好玩。也就是說,當一般觀眾沉浸在電影里感動得死去活來時,電影制作者們都在偷偷地笑。電影導演希望把所有觀眾都變成“傻子”,希望觀眾都把電影當成真事,尤其是沉浸到電影中去,變成其中的一個角色;而我們的電影評論家就是要時刻提醒觀眾,這是電影,不要太當真了。電影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這里面有值得大家作為榜樣的人物,也有值得大家批判的人物,有一些閃光的思想,也有一些不太健康的思想。這就需要電影評論指導觀眾,有更加冷靜的態(tài)度和立場接受電影藝術。
大概自從有了電影,電影評論就存在了。即便剛開始時,沒有這么多刊物、電視頻道,但每一個觀眾都是潛在評論者。只不過,電影發(fā)展100多年后,電影評論已經變得非常成熟,產生了很多評論理論體系。所以,在電影電視大量出品的情況下,怎么樣讓觀眾選擇最好的電影,或者怎樣引導觀眾從電影里發(fā)現最有價值的東西,是電影評論的價值所在。
莫言,原名管謨業(yè),1955年生于山東高密,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有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長篇小說《天堂蒜薹之歌》《酒國》《檀香刑》《生死疲勞》《蛙》等。(莫 言)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