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冷,是你媽覺得你冷。”天氣一涼,媽媽們都會喊孩子快穿秋褲——最近在北京上演的音樂劇《秋褲和搟面杖》,就是這么開的頭。這部名字看似無厘頭的音樂劇,卻因觀照現(xiàn)實而帶有別樣的溫情。
《秋褲和搟面杖》這個名字乍看上去確實讓人覺得有點蒙,好在剛一開場,“秋褲”就被點了出來:一直有個舞蹈夢的沐馨想離開家鄉(xiāng)去北京闖蕩,臨走前她的媽媽諸多囑咐,第一條就是“注意保暖穿秋褲”。幾乎所有被媽媽念叨過的觀眾都會心一笑,這種接地氣的幽默也成為全劇的底色?;蚴峭ㄟ^風趣的歌詞,或是用夸張的表演形式,沐馨在北京經(jīng)歷的租房貴、找不到穩(wěn)定工作、遇到黑心老板等遭遇都被呈現(xiàn)在舞臺上,劇場中笑聲連連。
然而北漂故事只是這部音樂劇的外殼,親情的代際沖突才是內(nèi)核:孩子想出去闖蕩,父母卻覺得老家的工作和生活才穩(wěn)定。眼看著沐馨被媽媽帶回老家,就要放棄理想,在故事的最后,沐馨的姥爺用一根搟面杖的故事“敲打”媽媽,讓她重新理解了女兒的追求,三代之間的和解場面相當催淚。劇場中,上半場哈哈大笑、后半場哭出來的觀眾不在少數(shù),或許都被戳中了自己的北漂心事。
這大概是這部音樂劇最動人的地方,敢于觸碰身邊的悲歡,把生活的苦與甜呈現(xiàn)在舞臺上。事實上,就目前中文原創(chuàng)音樂劇的上演情況看,現(xiàn)實題材的劇目并不算多,中文音樂劇或是移植電影電視文學等大IP,或為了追求市場,選擇時下很火的仙俠、魔幻、古代等故事題材。并非這些題材不好,而是在探索音樂劇這個還不熟悉的藝術形式時,選擇觀眾熟悉的題材進行藝術加工,更容易引起共鳴。
當然,現(xiàn)實題材有它的難點。正所謂“畫鬼容易,畫犬馬難”,觀眾越熟悉,創(chuàng)作就越不容易。《秋褲和搟面杖》匯集了北漂人群的多個側面,衣食住行,親情友情愛情都有體現(xiàn),想把如此高密度的內(nèi)容裝進兩個多小時的劇中,就要用敘事性的歌唱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這也是《秋褲和搟面杖》相當值得借鑒的地方。大概由于音樂劇在中國尚屬起步階段,一些創(chuàng)作者把音樂劇理解成“話劇+唱歌”,劇中的歌曲只是用來抒情,其實,音樂劇中的不少唱段都有敘事任務。劇中,沐馨和男友的戀愛過程、沐馨講述跳了兩年群舞總共只有一分半上鏡時間等情節(jié),都是靠演唱來講述的。
想用原創(chuàng)音樂講故事不容易,用原創(chuàng)音樂講大家熟悉的故事更不容易,還要講得既感人又凝練,更是難上加難?!肚镅澓蛽{面杖》的嘗試就相當不易。不過,該劇作為小成本制作,出于成本考慮無法采用現(xiàn)場樂隊,是現(xiàn)場觀演體驗中的一個遺憾。(韓軒)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