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災難片大導艾默里奇的新作,看完卻讓人無比郁悶。
曾幾何時,羅蘭.艾默里奇還是好萊塢災難片的質量保證,由他導演的作品,無論《獨立日》《后天》,還是《2012》,雖然一直不被影評人認可,但在普通觀眾群體中卻有著相當好的口碑,可自從《獨立日2》開始,艾導的水平就開始出現(xiàn)明顯下滑,曾經(jīng)引以為傲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全都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無休止的重復和亂煽情帶來的各種尷尬。
以往艾導的作品,不管品質如何,至少敘事過程簡單明了,經(jīng)常是少許鋪墊后就直接進入正題,能夠滿足一般路人對電影的基本需求。
作為商業(yè)娛樂片,其定位和屬性就決定它首先要服務好觀眾,讓他們能夠在電影院中迅速獲得感官層面的刺激,可《月球隕落》連這種最基本的要求都沒有達到,電影前半段的各種描述和人物介紹簡直讓人昏昏欲睡,遲遲無法進入正題,其帶來的最直觀后果就是不好看。
更令人無法接受的是,電影各種罔顧觀眾智商的行為,讓整個觀影過程徹底淪為一場災難。
一、鋪天蓋地的邏輯硬傷
雖說娛樂片不必過分追求故事的嚴謹和邏輯的順暢,但像本片這樣硬傷滿天飛的情況也并不多見。
首先,作為一次危機全球的天災,本片的視角卻非常窄,基本就是圍繞著美國NASA以及美國政府的幾次簡單行動,對其他國家的描述或簡單、或只字不提,由于中國資本的加入,我國在這次行動中還發(fā)揮了少許作用,但更多還是停留在背景板般的存在。
為突出主角團隊,本片基本放棄了其他人的努力,在月球即將墜落地球這種事關全人類生死存亡的大事件面前,這樣的處理方式顯然沒有說服力。所以,即使布萊恩、喬以及KC三人組拼盡所有去拯救世界,卻由于整個執(zhí)行過程的降維打擊,致使其行動根本無法撐起電影如此龐大的主題。
將《后天》那種小范圍的營救生搬硬套到本片顯然不合時宜,觀眾看完后非但不會覺得主角團隊如何偉大,而只會認為編劇為制造危機故意降低其他人的智商。
其次,人物決斷太過感情用事。中美文化的差異,導致電影中很多人的抉擇無法讓國人認同,例如女主角喬.富勒的前夫相信她一定可以拯救地球,于是全然不顧大局要挾美國軍方不準發(fā)射核彈,將全人類的希望寄托在一個虛無縹緲的信任,這是用幾十億條生命去做賭注,顯得太不可思議,更離譜的是,美國軍方也沒有采取任何行動,默認此種豪賭,則把其他人想的太過簡單。
還有桑尼提出要去尋找已經(jīng)失聯(lián)的湯姆,在自己裝備及能力都達不到救人水平的情況下冒險去布滿危機的地方,這本身就是對自己和他人的不負責,后續(xù)發(fā)展也確實如此,如果不是因為主角光環(huán)附體,桑尼會把米歇爾也拖下水,可能導演比較認同那種熱血式的沖動,但當災難真正來臨時,這種價值導向會害慘一批人。
第三,無視科學規(guī)律。電影中充斥著各種天文計算和軌道預測,顯得非常專業(yè),但其實深究就能發(fā)現(xiàn)全是唬人。例如影片有一段情節(jié)展現(xiàn)航天飛機發(fā)射基地遭受海嘯重創(chuàng),其他工作人員全部轉移,只留下主角三人組還在堅持起飛。為突出千鈞一發(fā)的緊張感,在海水已經(jīng)將航天飛機淹沒的情況下,仍然設計航天飛機沖破海浪飛向天空,讓人看完大跌眼鏡。
不說目前的科技水平根本無法達到火箭水下升空,就算真能實現(xiàn),那也不會用如此危險的方式,電影想用死中求生、絕地反擊激發(fā)人類的自豪心,卻無視最基本的常識,固然煽動性十足,卻不過是編劇一廂情愿的意淫。
二、混亂的情感刻畫
很顯然,艾導明白如果災難片只空有場面,觀眾同樣不會買帳,于是他又祭出了自己屢試不爽的利器——情感刻畫。
早在《后天》中,這招就讓觀眾嘗到了其利害之處。父子之間親情的牽絆,配合大自然毀天滅地的災害,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情,從而收獲掌聲和感動。上述做法偶爾為之確實可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如果一旦不節(jié)制,觀眾感受到的可能就不是親情可貴,而變成矯揉造作和各種人為刻意。
《月球隕落》中,至少涉及到三組親情羈絆。男主角布萊恩與自己沖動的兒子桑尼,女主角喬與幼子,以及他們重組家族后,各種繼子、繼女之間的感情。如此多樣的情感大雜燴,要想在一部120分鐘的電影中全部展現(xiàn),顯然不太現(xiàn)實,但艾導卻想挑戰(zhàn)這種不可能。
于是,本片就呈現(xiàn)出這樣一種狀態(tài),它總在劇情推進到關鍵情節(jié)時,強硬插入一段生離死別,有點不讓觀眾流淚誓不罷休的味道??捎吞嘁矔牟耍^眾雖然大多都是感性動物,但也經(jīng)不住影片如此密集的催淚轟炸,所以只能在逐漸麻木的神經(jīng)中發(fā)出一聲嘆息。
三、風格的本末倒置
可能已經(jīng)習慣艾導之前作品的風格,所以當這部打著災難片旗號的電影到了后半段畫風突變,一下子讓人無法接受。
關于月球是否人為建筑的傳言其實由來已久,在阿波羅號登月之后,這種論調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人類對于未知世界總是充滿著各種好奇,于是就產(chǎn)生了很多遐想,這本無可厚非,因為正是這種求知欲和探索欲才推動著科技快速發(fā)展和歷史的不斷向前。
本片的問題不是災難片轉為科幻片的可行性,而在于它沒有用足夠的時間去鋪陳,循序漸進讓觀眾接受這個過程。電影前期拋出月球軌道變化,即將砸向地球雖有些不可思議,但至少還在目前科學能夠理解的范疇,可導演腦洞大開,將月球的來歷往前追溯到億萬年前,讓人類成為一場AI覺醒反擊戰(zhàn)的幸存者,則未免太過匪夷所思。
關于人類的起源問題,之前已經(jīng)有不少好萊塢電影進行過探討,其中也有持與本片觀點類似的作品,如《異形》等,但那些成功之作,無一例外首先為觀眾搭建一個完整的世界觀,然后從不同角度去分析這種可能性,佐證自己的觀點,但本片顯然沒有這個耐心,它只是簡單粗暴把自己想表達的內容用極短時間和盤托出,全然不顧觀眾是否能夠接受和消化,然一旦觀眾主觀上就無法認同創(chuàng)作者的表達,那么這種論調就缺乏最基礎的支撐,淪為無意義的堆砌。
本片的特效場面維持著艾導的一貫水準,雖談不上多么精細,但至少不會讓人出戲。其實娛樂片觀眾要求也不高,能把一個故事講清楚,收獲一些感動,再看到幾個大場面就已經(jīng)足矣,可惜電影連這點最基本要求都沒有做好,只能變?yōu)橛忠徊看笸顿Y血虧的作品而被世人記住。
上一篇:害怕,別糟蹋她了
責任編輯: